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网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德铸师魂·支部风采】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聚焦民生 以党建引领 招生就业工作高质量推进

【编者按】近年来,包头师范学院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凝聚发展共识,集聚发展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学校教育教学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为目标,突出师范特色、边疆特色,凝练办学历史传统,通过实施“政治引领”、“师德示范”、“党员先锋”、“支部风采”、“一院一品”五项创建工程,强化“德铸师魂”党建品牌示范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争做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表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包头师范学院校园网开设“德铸师魂”专栏,全方位展示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建创新工作实时进展、创新思路、典型经验、方法载体及亮点特色等,营造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供全校党组织学习交流。

本期推出:【德铸师魂·支部风采】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聚焦民生 以党建引领 招生就业工作高质量推进

招生就业处党支部是一支迎难而上、勇于攻坚克难的队伍,在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支部每一名党员都身兼数职,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聚焦学生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坚强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促进党建与招生就业工作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以招生促进培养、以培养促进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好循环,推动学校招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支部被学校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优化校地校企校校联合共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开拓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新模式。2023年,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的带领下,招生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赴多地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强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累计走访企事业单位143家,拓展就业岗位1242多个,开拓中长期实习岗位351个,与地方、企业和多所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进修访学、服务地方等方面达成了深度合作共识,建立了协调一致、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9月底还与包头高新技术人才服务中心共建了人才服务工作站。

——扩大校地合作范围。招生就业处大力推动学校与包头市各区教育局的合作,同时与其他盟(市)、区教育局加强联系与合作,为我校师范生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实习和就业岗位;继续扩大校企合作范围,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专业对口、发展空间更好的稳定优质岗位。

——加强校校联合发展。今年走访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鸿德文理学院,联络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继续加强与兄弟院校友好联系,推动联合发展,打通我校毕业生参加各校校园招聘会的通道,形成毕业生就业岗位共享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学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择业渠道。

生涯指导引路,分类精准指导,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招生就业处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推进成立了我校生涯咨询中心,开通了线上线下个性化生涯咨询服务,实现精准化指导。在我处的动员与鼓励下,学校16名生涯规划教师主动请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一对一”生涯咨询,同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把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工作实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我处举办了择业就业指导系列讲座,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科学建议。精心组织了考公考研辅导、就业政策宣讲会、经验分享交流会、任职资格培训会、系列专场招聘会等,邀请人社局工作人员入校为毕业生解读各项就业政策,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平台、挖掘优质岗位。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我处组织开展了“玩转就业周”大型体验活动,吸引了8000余人参与;举办了全区大学生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大赛校级选拔赛,择优推荐我校5名学生进入自治区复赛,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立足双赢,助力学生就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把更多人才留在包头,服务包头经济社会发展,我处主动走访了青山、昆区、九原区教育局,签署合作协议,为我校毕业生争取专项招聘机会,目前青山区和昆区面向我校学生分别单列60个和70个专项招聘计划岗位。此外,我处牵头成立了包头市首家留包人才服务工作站,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包头人才政策宣传,引导鼓励青年学子留包就业创业。截至今年8月31日,已有733人选择留包就业,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24.89%,同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为包头市打造教育新高地注入了人才新活力。

以就业导向倒逼专业调整,优化招生结构

根据近三年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学校急需统筹推进专业结构布局优化,对接产业、行业构建专业群,进一步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新业态和新需求。招生就业处通过数据分析、走访用人单位、开展座谈、跟踪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广泛调研,为学校专业优化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尽早解决目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的问题,扭转部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出的学生市场需求度低的局面,我处大胆探索,在学校开展专业优化调整的同时,于2023年对汉语国际教育、翻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等5个专业暂停招生,对新闻学、化学、地理科学和音乐表演等专业减招28-50人。从今年招生录取结果来看,减招和停招的举措是一次有效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专业结构优化、招生结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