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网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师德讲堂 >> 正文

新闻中心

师德讲堂

扎根戈壁深处的“红柳”——记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教授周义朋

  为了国家核能事业,他扎根新疆戈壁荒滩十五载,在野外五度春节,两次遭遇生命危险,突破一道道科技难关,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矢志不渝,就如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红柳,用坚韧、执着和奉献,生动诠释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题记

  “我们和种子在春天许下的亮晶晶的心愿,终会在秋天纯净的高空看见果实的图案……”荣获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光荣称号的周义朋博士,再一次站在东华理工大学“核新讲坛”的讲台,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与400多名青年学子分享十多年从事核军工教育、科研的逐梦之旅,并深情地引用吉狄玛加的诗句勉励在场的学子。

  周义朋黝黑的皮肤,质朴的外表,话语不多,但在我国砂岩铀矿地浸行业,却是个小有名气的“腕儿”。由他主持设计并在新疆建成的微生物地浸采铀工艺系统,是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系统。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6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为我国铀矿地浸事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果获江西省教育成果特等奖。

  为国家核军工教育科研扎根戈壁荒漠十五载

  提到新疆戈壁滩,没有不知道死亡之海“罗布泊”的。一位地质教育工作者,离家万里扎根在与罗布泊一山之隔的戈壁荒滩默默耕耘,只因那地下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军工基石,核能粮仓”的铀矿。

  2004年,怀着对国家核能事业的强烈兴趣,工作多年的周义朋进入东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凭借着勤奋与刻苦,参与了学校承担的第一个核能开发项目,2006年3月第一次踏入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从此一扎就是十五个春秋。

  在戈壁腹地,生长在南方的周义朋见识到了太多他人生前32年不曾见过的新奇——寒冬的泼水成冰,苦夏的流金铄石,茫茫戈壁寸草不生,还有滚滚沙尘遮天蔽日……为了研发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周义朋像候鸟一样“逐矿床而居”。在戈壁滩,住“地窝子”和铁皮寝车,没有淡水,夏季地表温度高达八十多度,春秋两季沙尘暴肆虐;乌孙山下,他经历过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和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为了保证试验全天候连续进行,周义朋每年要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连续工作11个多月没回一次家。2010年,野外试验进入关键期,学生们因考试和毕业相继返校,需要五六个人才能正常运转的试验,只剩他一个人。临时雇来两人,因难以忍受每天12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其中一人干了没几天就不辞而别。但周义朋咬牙坚持,经常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回宿舍囫囵睡上三四个小时又得赶去试验现场,苦撑四十多天直到学生们回来,没有让试验有一点点耽搁。

  除了身体上的劳累,周义朋还要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现场试验涉及到试验工艺系统的设计与建造、试验条件设计与数据监测等方面,往往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一直坚守在现场,对试验进行全过程保障、跟踪监测和调控。尤其是冬天需要时刻保持待命状态,严寒天气使工艺系统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停车,必须在1小时内排除问题,否则整个管道系统将被彻底冰冻。有一次凌晨三点多,试验现场突然停电,周义朋和电工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雪地里巡线排查故障,半个小时内系统得以恢复,而他在巡线途中掉进井坑把小腿磕伤。十几年来,为了保证一个个试验顺利进行,他始终是在这样的精神紧绷中度过的。

  除了工作上的超负荷压力,野外还有意想不到的危险。一次天黑时,周义朋收工回住地,在路过地下泵房时听见房内有滋滋的异样声音,从露出地面的半截窗户往里一看,注液管与泵头的连接处被高水压冲开了一道缝,水直往外喷,他赶紧从侧面漆黑的台阶冲下去关电闸,一下踏进了至膝的深水中。事后才发现积水几乎就要淹没电控柜裸露的电缆接头,如果水再涨几分钟,他踏入的那一刻就会触电致命。

  在野外现场,经常见到的周义朋是裹着件满是泥土的迷彩工作服,扛着铁锹,拖着管子,背着工具包……像极了工地上的农民工。就是这样一位“科研民工”,凭借着满腔热情,他和团队成功解决了高矿化度铀矿地浸世界性难题,盘活了一座被认为“呆矿”的铀矿山;研发了微生物地浸采铀新工艺,建成了我国首个微生物铀矿地浸采铀基地,每年创造效益近千万元。为此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和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个人)。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进戈壁滩

  十多年来,只要现场工作不停,周义朋就全年无休。但尽管再忙,对学生总能挤出时间。很多人觉得做科研出成果多,带学生那是捎带手,可周义朋始终牢记育人的责任。在野外项目基地,他把课堂搬进矿山现场,除了手把手向学生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开展专题讲座和系列技术培训100多场次。每周拿出一天时间与学生和矿山技术人员一起开展专题探讨,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他亲自设计开发地浸采铀精益化分析方法,引进多套先进的专业技术软件,并进行全程讲授培训。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又一届在他身边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仿佛“流水的兵”,而他就是那“铁打的营盘”。毕业多年的学生电话联系时,第一句总是“周老师,您还在新疆?”,答复也总是“是的,还在”。

  周义朋就是这样一直把根深深扎祖国的戈壁荒漠里、扎根在祖国核军工教育科研事业这片热土中。他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研究生,有获国家奖学金的,也有在中国大学生水环境模型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拿奖的。在他身边成长起来的3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很多企业技术人员已经成为行业的科技创新骨干。作为主要成员取得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地学领域研究生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成果荣获2019年度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不争名不争利,板凳甘坐十年冷。十多年的寒来暑往,这位“老黄牛”的职称直到2019年却还是副教授。到了评职称的时候,同事们都劝他赶紧申报,但周义朋不慌不忙,“我现在还不够格,早一点晚一点当上教授都没有关系,我只想做好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野外生活当然是苦的,但这些别人眼里的‘苦’与一个个突破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大家对我的认可相比,就不那么重要了。”就这样,“和谁都不争”的周老师虽然2019年底才评上教授,但他却早已是戈壁滩上那一株坚韧不拔的“红柳”。

  其实,总会有待遇优厚的高校和企业向周义朋抛出“橄榄枝”,可他却始终坚定地选择留下。“铀是关系国防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是我的责任!”他的博士导师、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沈照理教授曾语重心长跟他说“周义朋,你只要用心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他一直铭记和践行导师的谆谆教诲。

  永葆仁爱之心,他是学生成长的旗帜

  在学生眼里,周义朋既是一位工作严谨和要求严格的老师,又是一位有着仁爱之心的家长和朋友。

  在学习上和工作上,周义朋总是要求身边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叮嘱他们不要虚度光阴,利用好时间多学习知识,多思考问题,要求大家每天早起读一个小时的书。每周定期召集学生讨论会,分析探讨课题研究以及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他们的论文成果。为了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开会讨论和反复修改的次数往往都得七、八次以上。尽管这样做会占用他很多时间,甚至有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这么较真,但他总是耐心地改,耐心地教导学生要用严谨、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论文,要逻辑经得起推敲,成果经得起考验。在为人、做事和做学问方面,学生没少挨他的批评。而对学生的这些要求和矫正,他始终坚定地将其作为自己为人师的职责。

  在生活上,周义朋对待学生却又像一个温情的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野外戈壁荒漠条件十分艰苦,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们关心。学生们在野外待久了一个个都不愿去矿山的食堂吃饭,宁可天天吃泡面。为了能让学生们能在野外吃上可口的饭菜,他下决心自己开火做饭。尽管占用时间,他经常亲自下厨,还手把手教学生们做饭,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的厨艺也大长。野外春节他们一起做年夜饭,过除夕,迎新年,宛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他就是个温情的家长。2018年野外试验期间,一位同学晚上突然肾结石疼痛发作,周义朋连夜将他紧急送往70多公里外的城里,先后跑了两家医院就诊,陪伴到深夜,并一直和几千公里以外的学生家长电话沟通,让家长放心、安心。

  在学校的时间里,周义朋经常分享他在新疆野外科研的经历,激发青年学子报效国家的热情。他先后在江西省委主要领导接见教师代表座谈会、“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进校园”宣讲活动、江西省科协特邀报告会发言和作报告,为青年教师和学生作专题报告近20场。讲自己时他总是说很平凡,讲他的老师、身边人和身边事时,他却总是很动情。他是一位授道解惑的教师,也是一位家国情怀的传播者。

  缺少对家人的陪伴,一直是他内心深深的愧疚

  结束完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因为时差,周义朋都要看看时间。如果时间合适,他就会拿上手机走上山坡,电话接通:“崽崽,你还好吗?爸爸到处找信号给你打电话……”

  周义朋踏进戈壁滩的那年,女儿周梓一刚刚三岁。

  15年来,周梓一最怕的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因为一到这时,爸爸就要收拾行囊远赴大漠,再见时又是隆冬时节。

  “他这十多年里,几乎是一年回一次家,在家不过七八十天,好几个春节都没在家里过。2010年除夕,别人家都在欢聚团圆,他还在冰天雪地里忙到天黑。”说到丈夫,周义朋的妻子杨志云满眼泪水,有委屈也有心疼。

  “我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每每提及家人,一贯坚毅淳朴的周义朋总是哽咽:“转眼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自打她上学以来,我接送的次数屈指可数,家长会只参加过一次。长时间的分别使得女儿的成长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跳跃式的。每次久别重逢,感觉到女儿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又有了很大分别,我内心愧疚也一年一年增加。”

  妻女看到周义朋的坚持与执着,从不理解渐渐变成了支持。而一回南昌,周义朋就包下家务。只要他在家,妻子就不用下厨房。杨志云知道,这是丈夫无言的补偿。

  红柳壮大,初心不改

  “荒漠坚守十余载,突破道道科技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红柳耀戈壁,家国大情怀!”这是第二届“感动江西”年度教育人物颁奖典礼给周义朋的颁奖词,全场观众听后无不动容,以雷鸣般的掌声向他致敬。掌声中,他朝着台下的妻女动情地说,“老婆,你辛苦了!我的女儿,你是爸爸的骄傲!”

  2019年2月末,中宣部公布国家第五批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周义朋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赴京领奖。怀揣荣誉的他执着不变、初心不改。“‘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种幸福,我虽没有选择这样的幸福,但我把东华理工大学的根深深扎进了铀矿采冶的最前沿阵地,使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在我国最大的天然铀生产基地落地生根。”“我做的都是极为平凡的本职工作,能够在边疆服务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是我心之所愿,职责所在。我将一如既往立足岗位,努力工作,让自己这颗‘螺丝钉’永远牢固、坚定和闪亮。”周义朋说。

  看到昔日学生取得的成绩,著名留苏老专家史维浚教授十分欣慰:“周义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练,放弃了许多个人利益,一心为事业奋斗。如今,红柳已壮大,水文地球化学后继有人、东华理工大学后继有人、中国铀矿事业后继有人……”

关闭